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一文读懂振动:精密设备的“隐形杀手”

一文读懂振动:精密设备的“隐形杀手”

更新时间:2025-10-15点击次数:60

一文读懂振动:精密设备的“隐形杀手"

 

在精密制造与前沿科研领域,振动作为一种 “不可见的物理干扰",其危害常被低估却影响深远。从半导体晶圆光刻的纳米级精度控制,到原子力显微镜的分子级观测,甚至量子比特的相干性维持,微小振动都可能导致实验数据失真、生产良率骤降,乃至核心设备不可逆损坏。

对抗振动,始于精准的认知我们需要从振源、传递路径到接收端,建立系统性理解。今天就从振动的基本知识切入,深度解析其物理本质、分类方式、测量逻辑与评价体系,为后续隔振方案选择打下基础。

 

 一、振动的物理本质与核心量化参数

 

振动的本质是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周期性往复运动,其核心是能量的传递与转化对精密设备的影响需通过位移(x)、速度(v)、加速度(a) 三大核心参数精准量化,它们分别描述了振动的不同维度,并通过微积分关系紧密关联,在频域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这些参数也是振动评估与隔振方案设计的底层依据

 

l                      位移:描述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单位为 μm(微米)或 nm(纳米),是振动最直观的表现位移在低频振动中占主导地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光学平台的相对位置偏差和精度。对于需要超高定位稳定的应用,位移量是关键指标。

 

l                      速度: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是位移时间一次导数(v = dx/dt),常用单位为mm/s。速度是评估振动对一般精密设备影响的核心指标"—— 许多设备的振动敏感性与速度成正比。国际通用的VC振动标准曲线即基于振动速度值制定。

 

l                      加速度:描述振动速度的变化率,是速度对时间次导数(a=dv/dt)单位为重力加速度g或m/s²(1g≈9.8m/s²)。加速度在高频振动分析中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反映振动产生的惯性力大小,这些力会导致结构应力、疲劳损伤和精密部件的位置偏差。

 

从传播特性来看,振动通过固体传导与空气传导作用于设备,其中固体传导(如地面、机架)是主要途径,能量衰减慢、传播距离远。尤为关键的是,当振动频率与设备的固有频率重合时,会引发 “共振效应",导致位移、速度、加速度均急剧放大(共振峰值可达原振动的 5-10 倍),这是精密设备振动危害的核心来源。

img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

 

二、       振动分类:从源头到特征的全面拆解

 

1、       按振源分类:找到干扰的“起点"

 

img2 

振动可以分为三大类:地面振动、声振动和直接对工作面上的物体施加的力。

 

地面振动:使装置下的地面振动的所有振源几乎所有环境中都存在的基础性振源常见的地振源包括自然源(如地质活动、吹向建筑的风)和人为源(如来往行人、车辆、建筑的通风设备设备运行)。这是zui普遍且能量集中低频的振动类型。TMC的隔振系统旨在zuida程度的减少这些振源的影响。

 

振动通过空气介质传递的压力波,比如设备周围的对话声、扬声器、通风口的气流噪声、实验室或车间内其他设备的运行噪声等。在50 Hz以上常成为主振源。

 

直接力干扰:通过机械连接(如线缆、管路)传递,或由设备自身内部运动部件(如晶圆运动平台)产生的反作用力。此类振动特性已知,可通过设计进行针对性抑制。

 

需注意的是,许多振源会同时产生多种振动:例如实验台旁的真空泵,既会通过地面传递振动,也会产生声振动。但由于机械振动的耦合效率远高于声振动,地面振动与直接力干扰通常是影响最大的两类振源 —— 因此将真空泵放在防震垫上,可大幅减少其振动影响,使其与其他干扰源相比可忽略不计。

 

2、       按信号特征分类:识别振动的 “规律"

 

 

    周期性振动:通常源自旋转机械。信号具有恒定频率,频谱上表现为离散尖峰(可能伴有谐波)。例如风扇匀速旋转时,会产生单一频率的持续振动,可通过振幅谱进行分析。

随机振动:由不可预测的振源(如车辆通行、人员走动)产生,信号无固定规律,频谱上表现为连续宽带噪声。这类振动需用 “振幅谱密度" 量化分析,确保结果与测量带宽无关,避免数据偏差。

img3 

3、按频率范围分类:匹配设备的 “敏感区"

不同频率的振动在位移、速度、加速度上的组合特性不同,对设备的影响机制也存在显著差异:

低频振动(通常指<10Hz频率范围):波长长、能量大,多来自建筑结构与远场交通,通过地基、楼板传递,衰减慢、传播远。这类振动会导致设备整体缓慢平移或倾斜,对干涉仪、光刻机等设备而言,相当于基准面漂移,直接破坏叠加精度与对准精度。被动隔振系统(如气浮平台)的固有频率多在 1-3Hz,在此频段可能放大振动,因此主动隔振是低频振动控制的shou选方案。。

中频振动(通常指 10Hz-100Hz范围):多来自中小型机械(如 HVAC 风机、水泵、压缩机、电梯、人员走动),既通过结构传递,也通过空气声耦合影响设备。振动标准 VC 曲线的主要斜率变化与等级区分集中在中频段 —— 这是大多数精密设备最敏感的频带,也是被动隔振技术效果zuixian著的频段,隔振效率可达 99%。。

高频振动(通常指100Hz以上):波长短、能量小、衰减快,多来自设备内部电机(如高速旋转的马达、涡轮分子泵、机械泵)。这类振动不会引发设备整体运动,却会导致结构表面局部 “抖动",直接影响扫描探针显微镜的针尖、光学镜头的相对位置。此时系统的抗振能力不再依赖隔振,而是取决于内在阻尼 —— 高阻尼能快速吸收高频能量,避免持续振荡。

img4 

振动对精密设备的耦合机制与影响

 

振动并非直接 “破坏" 设备,而是通过多种物理路径与设备耦合,最终引发功能异常:

 

1.                      直接结构传递:振动通过地基、支架传递至设备本体,导致整体运动,破坏测量或加工基准。

2.                      声-固耦合:声压波作用于设备外壳或隔振器膜片,激发表面振动,进而影响内部敏感元件。

3.  反作用力激励:设备内部运动平台(如半导体设备中的晶圆台)在加速/减速时,其反作用力会直接作用于设备底座,引发振动。

 

这些耦合机制的最终危害,表现为:光学成像模糊、定位精度丧失、测量信号信噪比下降、设备长期稳定性恶化。在半导体制造等工业化场景中,振动参数超限会直接导致生产良率骤降 —— 例如 12 英寸晶圆光刻时,20Hz、1μm 的振动会使线宽误差从 ±2nm 扩大至 ±10nm,良率从 90% 降至 70%,每年造成数亿元经济损失。

 

、振动评估标准:振动准则(VC)曲线

img5 

如何判断振动水平是否达标?业界广泛采用VC振动准则曲线。VC曲线是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由EricUngar和ColinGordon提出的,旨在为半导体、医疗和生物制药等行业的振动敏感设备提供通用的振动标准。

该标准采用一组1/3倍频带速度谱(one-third octave band velocity spectra),以及国际标准组织(ISO)关于振动对建筑物中人的影响判断准则,适用于在垂直和两个水平方向上测量的振动。

 

其中,NIST-A标准是为计量学而开发的,近年来在纳米技术界也广受欢迎。但是,NIST-A准则在某些低频振动较大的地点很难得到满足。

 

目前一般认为:VC-M是可测得的zui低值,现今还无法在此标准以下进行准确的振动测量,因为现今最敏感的传感器也因为传感器的内部噪声而降低了灵敏度,无法达到VC-M的测量基准。

 

森泉提醒:测量结果需与VC曲线在1/3倍频程中心频率1-80Hz上进行比对,这才是符合工程实践的标准方法。

 

常见振源的频率特征与专业识别

准确识别振源是解决振动问题的前提,盲目隔振不仅无法达到效果,还会造成成本浪费。

常见振源的频率和振幅:

 

振源类型

典型频率范围

关键特征

建筑摇摆、远场交通

0.1-5Hz

低频、位移量显著,影响超精密平台的绝对稳定性,难以为被动系统隔离

近距离交通、施工

5-50Hz

中低频,随机振动,构成实验室的低频背景振动环境

HVAC风机/水泵

10 - 100 Hz

周期性特征明显含有谐波成分,是实验室内主要干扰源

电梯运行

1-40Hz

低频冲击与周期性振动,通过建筑结构远距离传播

人员走动

0.5 - 6 Hz

低频冲击,能量集中,近场影响显著,导致读数瞬间跳变

开关门、碰撞

1 - 1000 Hz

宽频带冲击信号,破坏实验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真空泵/空压机

4-25 Hz

宽频带机械噪声,既是结构振源,也是空气声噪声源

设备内部振动

几十-数百 Hz

反作用力直接作用于设备,是“自生型"振动的代表。

声学噪声

100 - 10000 Hz

高频成分丰富,通过结构声耦合传递

img6 

森泉光电基于几十现场经验,建立了 “数据采集-频谱分析- 振源溯源 " 的专业振动检测服务使用专业进口检测设备实现精准振源定位从而提供高性能的隔振方案。

振动测量:使用经校准的加速度计进行数据采集。

频谱分析:通过专业信号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振动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定位振源

振源溯源:通过 “关停测试" 验证振源,例如关闭空调后,若 5-30Hz 频段的位移从 8μm 降至 2μm、速度从 0.25μm/s 降至 0.06μm/s,即可确认空调为该频段振源。

 

获取振动数据后,森泉光电工程师会结合地面振动谱与隔振系统的隔振效率,理论预测传递到精密设备的振动水平,为隔振系统选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img7 

 

 

振动控制是一项贯穿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系统工程。精准的识别与量化是成功的起点。森泉光电提供的不仅是产品,更是基于对振动理论的深刻理解 “测量 - 分析 - 控制" 完整解决方案。愿以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全面的产品线,成为您追求ji致精度路上的战略合作伙伴。

 

下一篇预告:您是否好奇VC振曲线具体如何使用?为什么使用速度值作为评判标准?为什么使用三分之一倍频程?下一篇我们将为您带来《VC曲线深度解读》。


Copyright © 2025 青岛森泉光电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18050584号-2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

关注公众号
关注

联系

13475860763

联系
顶部